基因檢測報告
遺傳基因是從父親和母親的基因組合而來,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就像我們天生的命盤一樣,出生時就註定好。不過這不代表我們的一生就該如何表現,了解我們的基因和命盤只是為了趨吉避凶,明知道有高風險的部分就不要去挑戰他。目前所作的基因檢測大概可以分為三個目的。第一個是做風險評估,就是在疾病發生之前了解自己基因所帶來的致病風險,帶有疾病的高風險基因不代表就會致病,只是提醒自己該多留意哪一方面的身體狀況和避免哪一類的行為。第二個目的是在疾病確診後做基因定序決定用藥治療的方向,現行很多癌症的治療就是如此。第三個目的是在做治療的追蹤尤其在癌症治療方面。
我們找了一個自願者用他的報告來一起看看基因檢測的結果和後續可以做的工作。這次我們做了十個大項目的基因檢測,包含了營養吸收、肥胖風險、皮膚抗紫外線能力、皮膚發炎抗過敏能力、皮膚保濕力、皮膚雀斑形成能力、憂鬱情緒、ALDH酒精代謝、第二型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等。
這是一個50歲男性,除了多年的代謝症候群外沒有已經診斷出來的疾病。先看在肥胖風險的部分。很多人在做了相當程度的減重計畫之後發現很難成功將體重控制或是維持沒有多久之後就又復胖,可能是因為用的減重方法並不適當,也可能是因為體質的關係,所以可以透過基因檢測來了解適合自己的方向。這一部分分析了五個方向,包含了胰島素阻抗基因、內臟脂肪分解基因、熱量消耗基因、脂肪代謝調控基因、飢餓食慾調控基因。
胰島素控制基因和內臟脂肪分解基因方面檢測了ADRB2和ADRB3,這基因參與體內脂肪分解和調控能量的平衡。ADRB2在急性壓力反應下會增基脂肪分解以增加快速的能量供應。ADRB3則是表現在長期能量代謝和熱量產生方面,也會受到環境等因素影響,這兩個基因的異常容易造成脂肪堆積以及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而產生胰島素抗性。熱量消耗基因UCP1,這基因大量表現在棕色脂肪的粒線體中,可以消耗脂肪產生熱量,所以基因異常者棕色脂肪細胞產熱量的能力會減少,容易產生脂肪堆積和怕冷的情況。脂肪代謝調控基因PPARG可以調控白色脂肪細胞的生成和分化也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度,GNB3則是參與多種訊息的傳導路徑,改變胰島素的訊息傳遞影響葡萄糖攝取和利用,從而改變脂肪分解的效率。PPARB的基因異常會造成脂肪容易堆積,血脂肪升高增加肥胖指數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他會增加胰島素的敏感度,反而降低糖尿病的風險。飢餓調控基因LEP和LEPR受體素和受體素接受體的調控基因,基因出現異常時會有飢餓吃不飽的感覺。食慾控制基因FTO則是參與食物攝取的調控機制,包含了大腦對食欲的飽足感和脂肪細胞中生物訊息和賀爾蒙的調控,當基因出現異常時就會很貪吃的感覺。
綜合來說,除了一般控制體重的原則之外,如果遇到有基因方面的問題就需要在某些方面特別注意。在飢餓食慾調控基因有異常就是要多吃高纖、蔬菜、全穀物的食物增加飽足感,另外睡眠不足也會使受體素濃度降。ADRB2基因異常的人建議增加間歇性高強度的運動,ADRB3基因異常的人則是建議增加朝時間持續的有氧運動來增加脂肪分解,UCP1基因異常的人可以增加游泳冷暴露來幫助棕色脂肪燃燒。GNB3和PPARG基因異常的人就是以綜合型運動方案為主。
針對今天看的報告做總結,這位帥哥竟然沒有任何一項的肥胖風險基因異常,天啊,都是後天造成的嗎!
接著我們繼續看營養缺乏風險的基因檢測結果,這一部分除了讓中老年注意可能缺乏的營養之外,其實對於發育中的小朋友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營養素分為基礎營養、礦物質、維生素、和類胡蘿蔔素以及葉黃素這幾個部分來做檢測。
在碳水化合物方面,檢驗了醣類代謝分解的基因,包含了參與醣類分解成多醣以及寡糖、麥芽糖和糊精還有蔗糖的分解代謝,如果基因有異常對於澱粉或是醣類會不容易分解,也就是怎麼吃都吃不胖的體質,建議會避免食用精緻澱粉或是難以消化的澱粉,同時這些基因的缺乏也就是狗與狼的差異,狗是雜食性可以分解吸收澱粉但是狼是肉食性沒有辦法,即使狼吃飯吃得很飽也會因為沒辦法吸收分解而餓死。另外也檢測了跟乳糖酶表現和調控的基因,與乳糖不耐症相關。還有跟葡萄糖運輸蛋白相關的基因,基因有異常者對偵測血糖能力較差容易造成高血糖或是引發糖尿病。
脂質方面檢測了對三酸甘油酯、膽固醇、脂溶性維生素、磷脂質的代謝和吸收以及參與不飽和脂肪酸代謝轉換的基因,基因有異常者會增加體內引發發炎的花生四烯酸,建議增加魚油或相關抗氧化劑的攝取。
蛋白質方面則是檢驗的多種蛋白質消化酵素和胺基酸運送蛋白的相關基因,若是有基因的缺乏則是建議補充小分子蛋白、水解蛋白、或是蛋白粉,也可以補充鳳梨酵素或木瓜酵素幫助原型肉類的消化。
在維生素和礦物質方面檢測了相關的運送蛋白、蛋白接受器、轉化酵素等調控基因,如果相關基因有異常容易造成營養素的缺乏,可以補充高含量的食物,或是以相關的保健食品做補充,這方面我都已經找好了相關的營養補充品包含抗氧化的部分,有需要可以問我。
酒精的代謝分為兩個階段,先是把酒精就是乙醇經由酒精去氫酶ADH1B轉化為乙醛,再經由乙醛去氫酶ALDH2轉化為乙酸,之後以二氧化碳和水排出體外。當喝酒後酒精會對人體神經系統產生影響,發生胡言亂語、走路不穩、行為脫序、短期失意等症狀,如果能夠很快經酒精轉換成乙醛,就不容易產生這些情況,可以繼續喝下去。但是乙醛對人體是有毒性的,短期影響包含了臉紅、頭痛、宿醉、嘔吐等症狀,長期影響則是增加了肝臟毒性和肝癌、胃癌、食道癌等風險的增加。如果對乙醛代謝不良,舊應該避免喝酒。我們這位先生是屬於乙醛去氫酶活性較差,喝酒容易發生不適症狀,加上酒精去氫酶活性不佳,喝酒很快就臉紅,雖然不容易酒精成癮但是容易覺得不適,而且容易產生毒性,所以建議少量喝酒為宜。
另外在第二型糖尿病基因和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的相關基因方面並沒有特別關聯。
在皮膚抗紫外線的基因檢測屬於中度風險。在皮膚發炎及抗過敏也就是細胞激素TNFa的風險評分是72,介於中等與良好之間。在皮膚保濕力的基因檢測表現分數是99,屬於非常良好。在皮膚雀斑行成立的表現分數是72,介於中等與良好之間。整理來說大概也是接近天生麗質,所以不需要過度保養同樣維持青春美麗。
在憂鬱情緒的基因風險檢測方面 ,檢測了多巴胺和血清素受器的基因、控制參與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及腎上腺素還有腎上腺素分解的基因、參與神經傳導物質釋放的基因、參與血清素serotonine合成的基因、參與生理時鐘調控的基因、因為壓力會增加大腦中的壓力激素TNFa和IL6受器的基因、因壓力促使下視丘分泌壓力賀爾蒙的受器以及負回饋的調控基因、參與葉酸代謝的基因,結果顯示有幾項是中度相關,中度相關並非高風險,只是留意有此表現風險,基本上不太會因為基因的影響造成情緒的過度焦慮、情緒低落、或是精神失常。
其他這次未檢測到的基因還有癌症基因風險評估、心血管與退化疾病基因風險評估、遺傳性腦中風基因風險評估、環境解毒抗氧化能力基因、巴金森氏症基因風險評估、青春指數端粒檢測等等,之後再介紹。